whfrsl
第358章 太宗支持 马周亲至_李佑的大唐(西关钛金)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-新御书屋
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58章 太宗支持 马周亲至 (第2/6页)
道,一名广东的考生几乎是隔了“十万八千里”,他们怎么去参加考试、又怎么解决这路上的开销? 要知道那个时候是没有飞机高铁的,即便是坐马车,没有个把月也是休想到达目的地,不像现在这么方便,可以提前在网上订好了酒店,在考试前一天到达就行。 那个时候需要在路上住好久,衣食住行各种各样的花销加起来就多了去了。 如果是富贵人家也就罢了,寒门学子怎么花销得起呢? 首先要明白一点,能够前往北京参加的考试,最低也是会试。 为了避免寒门学子因为没有路费而弃考,历代王朝都会给予考生一定的补助。 以清代为例,近一点的省份如河北可以拿到4两银子,安徽的考生离得远可以拿到20两,广东、海南等地的考生则可以拿到30两之多,折合成今天的购买力在2万元以上! 事实上,但凡是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,一路上是不需要什么花销的,因为朝廷出面帮助考生食宿全免! 怎么样区分考生和非考生呢? 朝廷为考生每人都安排了专车,称为“公车”,晚清康有为、梁启超等考生发起的上书,也是因此而得名为“公车上书”的。 公车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一辆车,礼部会特制一面小黄旗,上书“礼部会试”字样。 看完了这些,是不是觉得古代的考生很舒服,福利很好? 事实上考生的福利还远远不止这些,因为公车路过沿途关卡都是免检的,所以他们也是中国最早的“代购”。 因为身份特殊,土匪强盗看见了公车,也是万万不敢劫道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